1986年1月28日早上,美國的「挑戰號」太空梭在眾多民眾歡呼聲中升空。

79秒鐘後爆炸。所有的太空人全部遇難。

我記得那時是早上八點多,我也在電視機面前觀看。

我不敢相信。

為什麼?

事後調查,爆炸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塑膠O-Ring 在發射當天的低溫下,失去原有的彈性,使得第一節燃燒的氣體滲透進入太空梭第二節的右邊固體燃料箱,引發爆炸。

一個花費數十億美元製造的太空梭,一個幾塊美元的O-ring 。

「偉大」輸了。

「渺小」贏了。

「渺小」的O-Ring 塑膠圈,可以決定「偉大」的太空梭的命運。

一般物質在形成固體狀態時,因為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距離會縮短,所以固態時它的密度都會高於液體狀態。

你看火山爆發時流動的岩漿,冷卻成固體時,密度重就沈下來,而上面的液體則會繼續流動。

可是你有沒有想過:假如海水結冰也因為密度增加,所有的冰都沈入海底,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嗎?

答案是:地球會變成只是一個「大冰球」,不會有生物出現,當然也不會有你和我。

因為:如果冰的密度比較高,它們都會沈到海底,而海底的冰沒有接受到陽光,不會融化成水。

每個冬天就有更多的冰沈到海底,年復一年,不要多久,地球整個海洋都會慢慢都變成了「萬年冰」,頂多只有表層一點點因為有陽光照到,還會是水。

有萬年冰的海洋,塩份奇高,溫度很低。生物在那種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出現。

當然,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水結成冰塊時,固態的水(冰)的密度是比液態的水「低」的,所以我們才有浮在海面上的冰山,才會發生「鐵塔尼號」的不幸。

可是好笑的是:我原本是讀化學系的。大學讀到這,我就接受了這個事實:水是例外,它的固態密度比液態密度低。

從來也沒有去想過:為什麼?

退休後,時間多,就想要去瞭解為什麼。

原來大自然(上帝)是有精密計算過的。

液態時的水H2O, 它的兩個氫與氧(H-O-H) 形成的角度是「104.5」度,可是變成固態時,因為氫與氧連結鍵的距離,這個角度會擴大到「109.5」度.

科學家可以用 X-ray crystallography 正確量測到這個角度的改變。

就是因為這個「小小的5 度」的變化,水結冰後晶體空間膨脹,密度變小,所以冰才會浮在水面,沒有在海底形成萬年冰。

沒有萬年冰,海水的溫度,塩度才能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,地球的單細胞生物才能在二十億年前出現。

人類,還有你和我才有可能出現在這個地球上。

自從知道這個大自然的奧妙後,我不得不對這個「小小的5度」產生了崇高的敬意!

假如沒有這個「小小」的變化,地球活了46億年,就不會有上千萬種多樣的生物出現在這裏。

「小小的5度」變化,成就了整個地球「偉大」的面貌。

「渺小」原來也是「偉大」的。

原來:「渺小」和「偉大」的差異,竟是那麼「渺小」。

原來:「謙卑」和「尊榮」的距離,也是那麼「渺小」。